2007年1月21日星期日

Junior Counsel要面對的困難

唉唉唉...真的很擔心..不過真的很想做呀...希望股市好,可以頂得住啦.. 
 大狀唔易做      2007年1月21日

【明報專訊】大律師公會改選,年輕的資深大律師袁國強以高票(520票)擊敗了較他資深20年的郭兆銘(157票),當選成為新一屆大律師公會主席,在論 資排輩的法律界,這戰果確實令人有點意外,不是說袁國強贏得出奇,而是兩者的票數差距實在太大了。有評論說,袁的勝出與「公民黨效應」有關,這論點並不完 全準確,因為據了解,最落力為袁國強拉票的,是他的師父駱應淦和袁的一眾好友、徒弟,公民黨大狀的努力是錦上添花。



與2001年梁家傑與戴啟思之爭比較,今次的投票數字更高(當年總投票數字是511票),但以投票率計算,今次選舉其實跟上次相若,因為近年年輕大律師的人數增長迅速,根據大律師公會的資料,目前年資少於10年的大律師人數,佔整體人數近一半,較年輕的袁國強能夠高票當選,相信與年輕大狀人多勢眾有關,而如何改善較年輕大狀的生計,亦是袁國強任內必須要面對的問題。

45條關注組的大狀們,過去幾年在公眾心目中塑造了大律師的形象﹕專業、說理,並且都是富有中產。是的,關注組的大狀們大都是行內翹楚,俗稱「上了岸」,成績令人欣羡,但他們的成功不能反映行內的現實,過百名年輕大律師每日面對激烈競爭,慘就不足為外人道。

90 年代前,法律界有「two-counsel rule」(兩名大律師規則),要聘請俗稱「絲質大狀」(silk)的御用大律師打官司,必須起碼聘請一個「初級大狀」(junior counsel)作為其助手,兩個或以上的大狀處理同一宗案件,從消費者的角度訟費是高了,但一眾年輕大狀卻因此而得到穩定的收入來源和出庭機會。至95 年,有關規則廢除,「初級大狀」頓時失去可靠來源,行內競爭亦因而變得更激烈。

大律師雖然都是自僱人士,但傳統集慣「群居」,共用同一個地點辦公,稱為chambers(中譯大律師事務所)。為方便上庭,大小chambers的選址大都鄰近高院,這亦為年輕大狀帶來另一煩惱——昂貴的租金問題。樓市暢旺,金鐘、中環一帶的租金不斷上升,最昂貴的、亦是最受大狀歡迎的太古廣場呎租高達80元,近期就有具規模的chambers因為租貴要搬家。

昂貴租金加上秘書薪金、購置法律期刊、案例的費用,大狀每個月的開支平均高達2萬至3萬元,新人每月要「打平手」已經有困難,莫說是賺錢,對於沒有富裕家庭背景的平民百姓,要支持子侄進身大律師,一點都不容易。當然,年輕大律師可以選擇租用較廉宜的商廈開業,但吊詭的是,事實證明大部分案件都朝那些大規模的事務所湧去,想有更多生意,高昂租金是成本之一。

想子女當大狀的年輕人及家長們,請三思。

明報記者 羅永聰

沒有留言: